您的位置:首页 >首页栏目 > 业务 >

旺苍县水磨镇:妇女能顶半边天 “巾帼”助力产业兴

2月8日,春节后的山乡小镇水磨,在几场绵绵细雨后,湿润的空气中冷意更甚。代弓村二组赵全英准备好打包的水磨镇磨儿豆腐准备通过客车发往县城客户,这已经是第几次她带水磨镇磨儿豆腐到城里去她已经记不清。

作为旺苍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水磨镇磨儿豆腐在广元地区销售很旺,作为创始人的赵全英很低调,她说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最初卖豆腐是因为家中老人体弱多病,不能外出务工。

邻里之间谈起她,都说她性格为人和善、不计较,本着诚信经营的理念,豆腐生意是越做越好。

“鲜豆腐不易保存、不易运输,当时我就想腊肉烟熏之后,都那么吃香,就慢慢摸索出把豆腐轧成磨儿状,并用柴火微醺,带回家既可以炒、凉拌、炖,都不会影响豆腐的口感,”谈起做磨儿豆腐的经历,赵全英拉开了话匣子。就这样一直边摸索边创新,在家一直做着磨儿豆腐生意,每年她家要卖出30吨黄豆的豆腐,收入近15万元。也带动附近10余人在她家做临工,每月增加2千元的收入。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引领更多妇女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从非遗传承、“特色种养+”到巾帼电商,旺苍县水磨镇在就业增收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步伐。

陈菊英,家住水磨镇火炬村三组,是火炬村妇女主任,大家都觉得她还真是个好干部、优秀党员。

老百姓说“她的点子多、路子广”。她在火炬村从事药材种植和收购近10年,通过流转等发展了100余亩大黄、重楼等中药材,每年组织近50名在家群众在她家园区务工,同时每到中药材成熟的季节就走村入户地收购药材,她给群众的价格总是比市场还高几毛,秤也比较红,所以群众的中药材都愿意最先卖给她。

老百姓说“陈主任是个耿直人,不得亏我们”。闲时,她还带领村上的群众到附近的省的苗圃基地务工,既学了技术也挣了钱,村上哪家有个大小事情也喜欢找她,她家中也有80岁的母亲需要赡养,她却总是笑眯眯地对大家说,只要下工夫,日子总会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兴起的电商文化在水磨这个偏远的北部山区也生根发芽,水磨镇广福村王正琼、向忠连、欧艳等在家妇女带领群众每年种植近30万菌棒天麻,两年前只能在家等收购方上门,每年的收入近50万元,她们参加了县委组织部组织的电商培训课后,积极与镇上的分管电子商务的领导联系,帮助她们申请通过抖音带货的方式卖“土特产”,经过镇干部的帮助,现在的她们在抖音上卖天麻,价格比原来涨了一倍,同时销路也更远了,今年的天麻收入近百万,广福村群众中药材收入增加近万元。

欧艳说,“今后我们要争取省外订单,让我们的土特产也能远销世界”。(供稿方:旺苍县融媒体中心 杨婷 康勇)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